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Salen金属配合物水解动力学拆分环氧氯丙烷研究进展
刘娜, 梁光敏, 季久玉, 周坤, 罗根祥, 李微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3, 36 (4): 53-62.   DOI: 10.12422/j.issn.1006-396X.2023.04.008
摘要176)   HTML4)    PDF (3997KB)(173)    收藏

环氧氯丙烷通过水解动力学拆分可得到手性环氧氯丙烷。手性环氧氯丙烷是具有很高价值的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医药、材料等领域。Salen是指两个相同的醛分子和一个二胺分子缩合生成的碱,其与金属化合形成的配合物被称为Salen金属配合物,常用于手性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综述了近年来Salen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及其用于手性环氧氯丙烷合成的研究进展,探究了水解动力学拆分过程中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对以Salen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合成的手性环氧氯丙烷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淀粉基油层保护剂的合成与评价
郭旭阳, 杨超, 马诚, 王晨, 罗根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4): 74-80.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4.011
摘要254)   HTML7)    PDF (3163KB)(134)    收藏

针对河南油田泌阳凹陷钻井过程中的储层损害问题,开展油层保护剂的室内研究。在碱性条件下,以玉米淀粉、环氧氯丙烷、聚乙二醇20000等为主要原料制备淀粉微球,再通过与再生纤维、碳酸钙(QS?2)、乳化沥青(SFT)复配制得淀粉基油层保护剂DYB。采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研究合成产物的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对油层保护剂DYB的页岩滚动回收和封堵等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淀粉微球的粒径在3~5 μm,油层保护剂DYB在基浆中的页岩回收率达到85.0%以上,经120~180 ℃老化后基浆的API滤失量控制在12 mL以内。在模拟现场钻井液中加入质量分数3.0%的DYB后,其在砂床中的承压能力为4.00 MPa,在人造岩心中的膜承压能力在10.00 MPa以上,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在82.0%以上。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g⁃Al⁃LDH对塔河沥青质及其亚组分的吸附研究
朱孟爽, 罗根祥, 许凌子, 林东浩, 黄金, 齐明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3): 10-15.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3.002
摘要273)   HTML    PDF (866KB)(102)    收藏

采用pH恒定共沉淀法合成了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及BET等手段对其微观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具有层状结构且有序程度较高的LDHs,其孔径属于介孔范畴。采用甲苯?正庚烷法将塔河沥青质(TA)分离成重组分(A1)和轻组分(A2),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得知A1的极性最大,其次依次为TA和A2。进一步考察了Mg?Al?LDH对塔河沥青质及其亚组分A1、A2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Mg?Al?LDH对TA及其亚组分A1、A2的吸附可在2~3 h达到平衡,实验数据与准二级动力学拟合较好,所得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Mg?Al?LDH对TA及其亚组分A1、A2的吸附量分别为71.38、140.65、39.31 mg/g。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低渗透油气藏用阳离子型乳液表面活性和润湿性研究
刘淼, 罗根祥, 乔钰, 杨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2): 56-61.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2.009
摘要302)   HTML    PDF (1619KB)(115)    收藏

以自制的一种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SFC111)和低界面能物质(SFC115)构建出阳离子型乳液,研究其作为低渗透油气藏用表面活性剂性能。通过粒度仪考察乳液在水中的分散性,通过接触角测定仪考察经乳液处理前后岩心的接触角,通过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试表面张力;通过计算得到乳液在20、70 ℃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5%的乳液在20 ℃时D50=420.8 nm,70 ℃时D50=728.0 nm;清水在岩心表面上的接触角从10°最大可增至120°;70 ℃下乳液可将清水的表面张力降至24 mN/m,表现出良好的防水锁性能。乳液符合langmuir吸附理论,其热力学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乳液表面吸附量降低,乳液表面分子所占面积减小,吸附层厚度降低。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河沥青质亚组分分离及表征
林东浩, 罗根祥, 朱孟爽, 黄金, 齐名玉, 宁爱民, 许凌子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1): 18-22.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1.003
摘要365)   HTML9)    PDF (2087KB)(283)    收藏

采用甲苯?正庚烷法将塔河沥青质(TA)分离成重组分(TA1)和轻组分(TA2),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方法对TA、TA1和TA2进行表征,分析其表面形态、晶体结构和官能团结构等组成和结构信息。结果表明,TA具有较少的长链结构,侧链中支链化程度较高,并以甲基、乙基、丙基短支链烷基结构为主。TA经分离后得到的亚组分TA1、TA2在微观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TA1石墨化程度最高,支链最长,芳环侧链较多,烷基侧链支化程度较差,芳香性相对较强;TA2石墨化程度较差,烷基侧链支化程度较高,芳环侧链较少,芳香性相对较弱。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可用于低COD石化废水处理的新型树脂
燕晓宇,罗根祥,马诚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9, 32 (6): 33-38.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9.06.006
摘要545)   HTML    PDF (4868KB)(156)    收藏
为了对低COD的石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乳液聚合法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可聚合季铵盐进行三元共聚,以一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聚苯乙烯(PS)微球吸附树脂。采用IR、SEM、BET等手段对树脂进行表征,并与市售吸附树脂D301、XAD⁃4、NDA⁃150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对比。结果表明,合成树脂呈不规则球形,直径在0.2~0.4 mm,24 h内可将石化二级废水的COD从100 mg/L降至20 mg/L以下。该树脂对石化废水的吸附行为接近单分子层的吸附,饱和吸附量达到89.0 mg/g,高于市售树脂D301(85.5 mg/g)、NDA⁃150(30.4 mg/g)以及XAD⁃4(58.8 mg/g)。臭氧氧化再生结果表明,合成的PS树脂可循环再生4次以上,较其他几种传统的吸附树脂具有更好的再生性能。该材料可以作为处理石化废水的良好吸附剂应用于低COD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干醇-水氧化钙的制备及催化水解COS的研究
韩春玉,江鹏,柳叶,赖君玲,罗根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8, 31 (02): 32-36.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8.02.006
摘要481)      PDF (2778KB)(257)    收藏
以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去离子水、乙二醇和氧化钙为原料,考察了不同配比对干醇-水氧化钙形态的影响,制备出白砂糖状的干醇-水氧化钙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质量、气体流量、醇-水体积比和催化剂使用寿命对COS催化水解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室温、气体流量10 mL/min、催化剂质量2 g条件下,干醇-水氧化钙(组成为:1.0 g氧化钙、40 mL乙二醇、40 mL去离子水、19 g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搅拌时间10 s)催化COS水解转化率在90%时,该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为3.25 h。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干水和碱性干碱的制备及催化水解COS的研究
赖君玲,赖晓晨,柳 叶,程 云,罗根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7, 30 (5): 12-16.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7.05.003
摘要929)      PDF (1858KB)(251)    收藏
以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去离子水和碱性物质为原料,考察其质量配比对干水和碱性干碱形态的影响,并制备出像白砂糖状的干水和干碱催化剂。考察不同的碱性干碱、活性组分质量、气体流量和催化剂使用寿命对COS催化水解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室温、气体流量10mL/min、催化剂质量2g条件下,碱性干氧化钙(制备配比为m (氧化钙)/m (去离子水)/m (纳米二氧化硅)=1∶79∶20)催化COS水解转化率达90%时,该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为340min。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溶性硫磺的结构与热稳定性研究
吴立报,黄婉利,罗根祥,韩春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6, 29 (5): 22-25.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6.05.004
摘要573)      PDF (2159KB)(861)    收藏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溶性硫磺样品,并与进口产品HD OT20进行比较分析。采用X 射线衍射(XRD)及差热扫描(DSC)技术表征了不溶性硫磺样品的结构和热分解过程。结果发现,不溶性硫磺的结构主要以Sw1纤维型和Sw2胶合板型晶型结构为主,且多以两种结构混合存在。以Sw2胶合板型结构为主的不溶性硫磺样品有较高的熔融峰温和较高的热稳定性。通过提高样品中Sw2胶合板结构的比例,可以增强不溶性硫磺样品的热稳定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离子液体(C14mimBr)在混合溶剂中胶束行为的研究
何怡,孙蕾,赵丹丹,韩春玉,刘春生,罗根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3, 26 (2): 12-16.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3.02.003
摘要464)      PDF (1541KB)(397)    收藏
暋利用电导法研究了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溴代灢1灢十四烷基灢3灢甲基咪唑在混合溶剂以及不同温度下的胶团化行为。通过电导率数据计算了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反离子缔合度(g)。应用相平衡模型估算了表面活性剂胶团形成的热力学参数。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殼G熯m )总是负值,表明了胶团化行为的自发性,而且与温度无关。当乙二醇(EG)体积分数在10%、15%的时候,胶团形成是焓灢熵补偿效应,相反在乙二醇体积分数20%的时候胶团化行为是焓驱动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磷钨酸铋催化合成油酸正丁酯
罗根祥,王婧,刘春生,赖君玲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3): 44-47.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3.010
摘要831)      PDF (458KB)(482)    收藏
制备了磷钨酸铋催化剂,并进行相关表征,对磷钨酸铋催化正丁醇和油酸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磷钨酸盐的种类,醇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流条件下,醇油物质的量比为1.8∶1,催化剂质量为油酸质量的5%,反应时间控制在4 h,酯化率可达到90.05%。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